深度融入“长春经济圈”

发布时间:2021-11-15 13:56:21    分类:新闻动态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020年8月13日,无论对于长春还是四平,都是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大日子:在省委、省政府高位统筹下,双方签署了《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路径。

  全面落实“双协同”规划,更好地发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带动作用,融入哈长城市群,推进长平一体化,打造环长春一小时经济圈,已成为彼此共谋的大事。

  四平抢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同长春市一道,重塑振兴优势,共同构建转型带动、区域互动、城乡联动的融合发展新格局,把长平一体化区域打造成我省中部创新转型的核心区域。

  2021年伊始,四平开局不俗:上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增长10%,位列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分别增长19.4%、34%,位列全省第二、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1%,位列全省第三;招商项目到位引资额增长64%,位列全省第二。



  增强协同之力——

  以长平一体化为主攻方向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引领未来。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时启动长春四平一体化协同发展工作,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是我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中“双协同”的扩展版。以公主岭市变更代管关系为标志,正式由长公同城化拓展为长平一体化。推进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引领吉林省新一轮振兴发展与开放合作的重要部署。

  坚持高位统筹,持续做好顶层设计。长春市积极落实省委《关于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决定》,推出《推进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2021年工作要点》,包括7方面15项任务,成为长春市推进长平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抓手。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四平市激情满怀、奋力前行。首要的是充分认识实施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这是推动绿色转型、加快动能转换的现实需要,也是拓展发展空间、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四平进一步融入发展大局,全方位对接新时代吉林区域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实现全市资源流动、要素优化、错位发展、优势再造,在全省振兴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将有效推进优势互补,推动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将进一步聚合优势资源,提升各类要素协同联动能力,加速形成新动能,提高四平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四平作为吉林省向南开放的‘桥头堡’,要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平台、释放新发展优势,全力推进长平一体化,把其作为主攻方向,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格局,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贡献。”四平市委书记郭灵计说。



  释放融合之效——

  携手打造双循环战略支撑点

  集大成者,必创不凡。长平作为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自然资源丰富,农业优势突出,科技力量雄厚,汽车、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特色鲜明。整合两市产业、科技等资源要素,探索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新路径,打造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汽车、医药等产业基地,将带动我省东中西形成发展新合力,畅通省内区域小循环,从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对接支撑国家战略。

  按照产业链分工布局,长春与四平市突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重点围绕汽车、农产品加工领域,谋划一批合作项目。联合共建汽车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江苏华凯比克希汽车线束取得一汽配套份额;新增拖拉机及农机具生产组装和年产5000台9YF系列秸秆打捆机等项目。

  遵循务实、精准、管用的原则,长春与四平市开展干部双向交流,互派了10名挂职干部。这些挂职干部到岗后,迅速转变角色,进入工作状态。第一时间赴基层、进企业、下工地,快速熟悉合作情况,充分沟通协调,以最短的“磨合期”实现最快的“发挥期”,为推动一体化提供了要素保障。

  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书记市长挂帅,统筹协调;要求各县(市)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积极主动实地对接,及时汇报对接情况,转化对接成果,抓紧谋划对接落地,推进更多领域深度合作。各相关部门均成立专项工作组,由主要领导挑头,定期组织实地对接,实行周例会、月总结,项目秘书专责日常沟通协调。

  今年以来,长平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23个重点合作事项,四平与长春对接30余次,32个重大合作项目成功落地,预计总投资289.36亿元。目前,32个合作项目中,已投产、完成5个,新开工项目5个,签约项目3个,其他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提升发展之势——

  推进产业深度融合互补互促

  围绕深度融入“长春经济圈”,四平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完成长平一体化发展规划。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和年度计划时,与长春超前沟通、主动衔接,推进产业深度融合、互补互促。

  在园区同建方面,谋划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项目54个,总投资418.3亿元。在产业同兴方面,谋划装备制造、基础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健康等项目76个,总投资715.5亿元。在交通同网方面,谋划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项目46个,总投资338.8亿元。在开放同畅方面,谋划保税中心、开放平台、物流园区等项目19个,总投资197.8亿元。在服务同城方面,谋划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项目43个,总投资186.2亿元。在生态同治方面,谋划生态治理、河流保护修复等项目47个,总投资178.2亿元。

  “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四平项目建设势头迅猛,不单是“量”的堆叠,更是“质”的提升。一批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强势崛起,为长平一体化发展积蓄强大后劲。今年前三季度,预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9%。

  突出抓好“四个平台”建设。搭建集聚平台,加快建设汽车产业园区。积极承接长春汽车产业产能转移,全力推动共建汽车产业园区。总投资30亿元的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区,4个项目相继落地,年内将实现投产。成立吉林省专用车集团,已与一汽解放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申请2.7亿元专项债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扶持政策,1月至7月园区产值增长22.6%,一汽解放增加委改量2888台。

  搭建服务平台,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抢抓我省将围绕长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机遇,聚焦打造全省汽车零部件基地,强化与一汽集团合作,加快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年产5万套商用车线束、年产100万套塑料配件等项目成功落户,1月至7月零部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3.4亿元,增长10.3%。

  搭建飞地平台,共建长平现代农业示范区。聚焦打造农业及农产品与食品深加工万亿级产业,依托长春国家农高区,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机制和“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全力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大窑年产10万吨碳酸饮料、高尔夫食品加工中心、沪儒国际年产6000吨火锅食材产业链等项目落地。加快打造中国北方农机创新示范基地,3个农机产业园启动建设,吉林智能农机产业项目成功签约,第一届中国北方(四平)农机展销会销售额达2.72亿元。

  搭建承载平台,建设化工产业转移示范区。围绕打造特大型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积极承接长春化学药、中成药、医药耗材及试剂等优势领域扩张,不断健全医药化工产业链。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3000吨CSI、正邦原料药及制剂等一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积极扶持新天龙、天成玉米、天泽等重点企业,双辽昊华2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加快推进,1月至7月化工产业产值增长26.8%。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春、四平两市精诚合作、高度默契,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