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市场仍缺“技术蓝领”

发布时间:2021-12-03 08:41:50    分类:新闻动态

  12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下称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一是要坚持就业导向、适应市场需求,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健全职工技能培训机制。


  二是,要落实培训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对购买培训相关设备予以税收支持,研究继续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开展稳岗和职业技能培训。


  三是,要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农民工3000万人次以上。


  “职业院校应该坚持就业导向,但有的职业院校没有坚持,导致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也需要再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这其实是教育质量不高所产生的重复培训。”12月2日,21世纪研究院研究员熊丙奇接受界面教育采访时表示“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举办职业院校解决。”



  《2020-2021中国职业发展教育现状及细分市场分析报告》指出,目前市场仍存在“技术蓝领”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具体表现在2020年中国技能劳动者已超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中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重为26%。


  会议中提到的培训农民工并非新事。2014年4月3日,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下称《方案》),《方案》明确涉农专业办学10年以上的中职院校,可招收50岁以下的农民进行中职学历教育,帮助他们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这些年农民工总数在逐年的减少,但是这个群体的培训难度比较大,一定要设计好培训内容,这个很关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研究员储朝晖告诉界面教育。


  熊丙奇认为,解决农民工培训问题,需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摆脱学历导向,切实落实就业导向。


  “所有中职都可以向具有初中毕业学历者全面开放,不设年龄限制,教学管理实行宽进严出,重在培养求学者的职业技能,即便最终只有很少一部分获得中职学历,只要所学的课程有实际价值,也对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有实际推动作用。”熊丙奇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6亿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成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当前最突出的收入差距是城乡间的收入差距,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重点。


  农民工城镇化将推动大众消费崛起。随着2.86亿农民工群体逐步成为城市居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再教育将提高由农民工转移而来的“新市民”的人力资本,进而实现劳动报酬的同步提高,逐步向中等收入群体转化。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